產業報國三十載 科經結合新時代 ——中國科學院院所投資企業改革發展回眸
發布時間:2019-11-29作者:母基金來源:本站點擊:2160
編者按:
中國科學院成立70年來,“解決了一大批事關國家全局的重大科技問題,突破了一大批制約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大批一流水平的原創成果,書寫了新中國科技創新的輝煌篇章”。中國科學院不僅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亦是我國科技與經濟結合的“IP寶庫”。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發展同樣結出了累累碩果。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科學院及各研究所投資興辦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經過30多年的改革發展,中國科學院院所投資企業歷經探索成長、規范管理、統一監管、轉型發展、聯動創新等發展階段,取得了突出成績,形成了獨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國家授權、事企分開、統一管理、分級營運”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模式,在有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同時,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如今,我們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上,回望和梳理中國科學院院所投資企業改革發展的歷程,深感使命在肩、任重道遠。現將中國科學院院所投資企業改革發展歷程編發出來,致知力行、繼往開來,努力創造新輝煌。
第一階段:探索成長
(1983年至90年代初)
20世紀八十年代,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科技體制改革的決定精神,中國科學院提出了“一院兩制”的戰略構想,同時為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中國科學院及各研究所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投資興辦了聯想、東方科儀等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引領帶動了中關村第一波創新創業熱潮,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探索。
1983年至90年代初,以技術和少量自有資金作為投資,中國科學院興辦了大量企業,其中大部分為全資企業,一大批科技、管理與后勤服務人員離開原工作崗位進入企業。至1988年底,全院企業總數已達到502家,當年營業收入約為10億元人民幣。
第二階段:規范管理
(90年代初至2001年)
90年代初至2001年,中國科學院加強對院所投資企業發展的指導與管理,不斷規范企業運作。對發展勢頭好的企業重點予以政策扶持;對經營狀況不佳或發展前景暗淡的企業,實行關停并轉。
1997年,中國科學院全院832家企業的營業收入為174.43億元。1999年底,開始推進13家應用開發類研究機構和后勤事業單位整體轉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00-2001年,推動研究所企業改制,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事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2001年,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沈陽科學儀器研制中心等十幾家科研院所整體轉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一大批科研骨干轉入企業工作,開始了二次創業。
第三階段:統一監管
(2002年至2007年)
“深化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和探索高新技術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健康發展,促進科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為進一步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探索更有利于高新技術產業孕育和發展的體制機制,2001年10月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中科院進行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2001〕137號),同意中國科學院進行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試點,設立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批復要求通過試點,“深化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和探索高新技術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健康發展,促進科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2002年4月,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4月全稱改為“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國科控股)注冊成立,成為國內第一家中央級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國科控股按照“國家授權、事企分開、統一管理、分級營運”的原則,開始對全院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履行運營及監管職責。
2005年起,啟動院所投資企業股權社會化改革工作,推進已有企業引入社會優勢資源,優化股權結構,實現全院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和全院高新技術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同時,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有效形式,鼓勵研究所主要以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投資,與社會優勢資源共同設立企業,并規定研究所不得再以現金為主要出資形式設立企業。
2005年,全院企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
第四階段:轉型發展
(2008年至2014年)
在中國科學院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國科控股及全院企業勇挑重擔、改革創新,這一時期確立了“助力科技創新,實現資本增值”的發展使命,積極支持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開展基金投資,推動企業資產證券化,逐步向“管資本”為主轉型,推動了全院企業的快速發展,較好地承擔起中國科學院賦予的責任,實現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開展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業務
國科控股作為機構投資人開展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業務,拓展資本運營能力,積極支持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同時,圍繞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直接投資業務,現已成為國內市場上起步早、管理好、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機構投資人之一。
創辦中國科學院聯想學院
旨在進一步加強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培養與建設,鼓勵創新與創業,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創業人才轉移的渠道,結合社會優勢資源進行技術培育與高新技術企業孵化。
啟動企業動態監管試點
啟動以企業戰略管理和激勵約束監管為核心的院直接投資企業動態監管試點,以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績效管理等為手段,強調關注重大經營行為全過程,有效實現“管人、管事、管資產”的有機結合。
推動有條件的研究所設立資產管理公司
探索建立院所兩級法人負責制下的研究所經營性國有資產垂直監管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
這一時期,中國科學院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化得到了空前發展,2010年,全院企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2014年,全院企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全院境內外上市企業總數達到20家。
第五階段:“聯動創新”
(2014年至今)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7月視察中國科學院時提出的“四個率先”的要求,中國科學院實施了《“率先行動”計劃》,旨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2014年12月,中國科學院批準國科控股實施《“聯動創新”綱要》,并作為《“率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企業由此進入聯動創新發展階段。
國科控股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的有效聯動,努力形成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現代金融間的良性循環,打通從知識海洋(IP)到資本海洋(IPO)的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的“運河體系”,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
在中國科學院院所投資企業三十多年的改革發展歷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國科控股成立之初就設立了中國科學院企業黨組,2016年成立中國科學院京區企業黨委和紀委,著力構建黨委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四會一層”的治理體系,規范企業“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與執行,確立企業黨組織領導地位,為院所投資企業發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推進了院所投資企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三十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院所投資企業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積極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2018年,全院企業吸引就業17萬人,實現利稅總額338億元,營業收入達到4500多億元。2018年年底全院企業資產總額達到7600多億元。
聯想集團
截至目前,共有29家院所投資企業實現境內外上市,4家企業科創板已過會。涌現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全球第二大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供應商、亞洲最大的高性能計算機研發與生產企業、國內最大的機器人產業領導企業,以及首家上市的中央出版傳媒企業、國內首家科研單位整體轉制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等,培育出寒武紀、國盾量子、國科離子、海光信息、沈陽芯源等一批充滿創新活力的科技型企業,有效解決了我國部分關鍵核心領域的“卡脖子”問題。